李长录,男,汉族,1961年3月生,山东新泰人,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7月参加工作,黑龙江矿业学院(现黑龙江科技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硕士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煤炭科技研究院总院抚顺分院副院长。
1983年毕业于黑龙江矿业学院(现黑龙江科技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获中国矿业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硕士学位。1983年7月至2004年4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工作,历人任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机电所副所长、装备公司总工程师、研发中心副主任、机电所所长、测控公司经理,2004年4月起任副院长。多年来一直从事煤炭供电安全、自动化仪表、计算机监控与通信专业的开发和管理工作,曾先后参加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12项,行业标准制定11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科技进步奖3项。
对煤炭科研事业的热爱促使李长录常年忘我的工作,暑来寒往没有好好休息一个节假日,年累计出差达200余天。走出实验室,他将研究出的科研成果推向市场,为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李长录事业心强,勇于创新,业绩突出。由他参与完成的“七五”攻关项目“煤矿井下直流架线电机车漏电保护装置”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获国家级新产品称号,成果获1995年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首次在国际国内提出附加低频检测信号解决高压电网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接地保护构想,并成功主持完成了该项“九五”国家攻关课题;首次提出矿用CAN现场总线技术,成功用于KJF井下火灾监测系统。2003年主持研制开发的“ZJC的矿山救灾指挥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已通过国家鉴定。李长录的科研成果很多,其中由他带头研制的“KJF2000矿井综合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年磨一剑。李长录一直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希望能够研制出一套系统通过地面监控室内的计算机终端可直接观测煤矿或井下有害气体的浓度,并对其进行时时监控,出现问题后可及时报警,这样就能积极有效的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为了实现这个设想,10年来李长录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设计方案,每天都在孜孜不倦地研究。2000年9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力排众异终于同意项目立项,并且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第一次采用“省内招标,风险抵押”的方式进行投标。由于课题的内容及经费的紧缺问题遭到很多资深研究员及工程师的反对,许多人劝李长录不要冒这个风险。但李长录在科技上已经进行了十年的充分准备,对此有十足的把握。在他的带领下科研小组硬是在困难重重的条件下用短短六个月时间研制出“KJF2000矿井综合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共6项9个产品2套软件的科研成果。2001年3月项目竣工。2001年5月26日这项“KJF2000矿井综合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经过了调试期并进行推广,当年就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500万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产品销售收入。
李长录多次代表原煤炭部和行业协会参加制定、修改“煤炭安全规程”、“保护接地细则”、“短路保护细则”、“漏电保护细则”等国家标准和煤炭行业标准。先后在东南大学学报、煤炭学报、国际采煤会议等发表学术论文20篇,成为该行业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劳动保护学会安全监控分会委员、辽宁省电工学会理事。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李长录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在读研究生2名。作为煤炭安全科技领域知名专家,二十多年来李长录一直坚持在科研生产一线,亲自参加科研项目论证、设计、研究、开发等具体工作,1997年被评为“抚顺市学术带头人”,“煤炭部拔尖人才”,1998年被评为抚顺市先进工作者,同年获“孙越崎优秀青年科技奖”,1999年被评为辽宁省第一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并多次被评为分院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赢得了荣誉,赢得了市场,赢得了效益。面对这些骄人的成绩,李长录表示要百尺竿头从头做起,将更多的科研成果推向市场,走出实验室,发挥自己的专长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为矿工们解决实际问题,保障矿工的安全。